人工智能作为引领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战略性技术,正以前所未有的深度和广度重塑着人类生产生活方式。贯彻落实习重要讲话精神和党中央决策部署,要抢抓科技革命机遇,推动人工智能全方位赋能千行百业。
巡展以三大主题展区向公众全景展现新时代国防科技成就,融合前沿装备展示、国防教育、科技互动与文化创新,为市民打造一场 “可触摸的国防课堂”。
太空实验项目进展顺利,在一些基础科学领域超出科研人员预想,带来额外惊喜中国空间站里,每天都有科学实验。
近日,在第七届全球能源互联网大会上,全球首台热升华标识写线B亮相,吸引了人们的目光。在湖南衡阳县高新区的数字化车间里,鼎一科技自主研发的第三代热转印智能生产线正在有序运转。
中国移动研究院首席专家袁弋非说:“通信中的超材料可以用于超材料天线、智能反射面、波束赋型超表面基站和信息调制超表面基站中。
它能谱曲、配器、混音,甚至模仿某位作曲家的“手感”。然而现在的问题不再是我们能否抵抗AI,而是在这场浪潮中,人类的创造力该如何被激发?创造优势该如何展现?
本次活动以“培育低空经济新业态 发展智慧物流新质生产力”为主题,聚焦低空智慧物流高质量发展,围绕低空智慧物流的技术创新、模式创新、产业生态与产业发展前景,邀请行业专家学者及产业链上下游企业代表展开研讨交流。
报告显示,中国光伏产业在过去10年间实现迅速增长,成为全球能源转型的重要驱动力。今年1月至7月,全国新增光伏发电装机容量达2.23亿千瓦,为同期火电新增装机容量的5.3倍,表明中国电力系统正快速实现绿色低碳转型。
11月9日5时01分,我国太原卫星发射中心在山东海阳附近海域使用长征十一号遥六运载火箭,成功将试验三十二号卫星01星、02星、03星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
本届大会将聚焦肿瘤诊疗创新,共享科研突破,共探构架“防-筛-诊-治-康”肿瘤防治体系的新范式,以整合之力精准提升肿瘤防治水平,绘就“健康中国”肿瘤防控新图景。此次将对开幕式及主旨报告进行直播,欢迎关注。直播时间 2025年11月8日 8:30-11:45
国家卫生健康委百万减残工程专家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院校长吉训明介绍,目前,全国已有20个省份成立减残工程专委会,8个省份正在积极推进。
2025年是中国科学院院士、我国理论物理学奠基人、“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彭桓武诞辰110周年。
由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牵头,联合国内外多家科研机构组成的研究团队,通过对现存及灭绝长臂猿的大规模基因组测序与比较分析,系统阐明了长臂猿科的演化历程、种群动态及其标志性长臂表型的遗传基础,为全球长臂猿的保护行动提供了新的科学见解,相关研究成果日前发表于国际学术期刊《细胞》。
11月11日,长征八号甲遥五运载火箭在海南商业航天发射场成功实施转运,计划择期发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