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激素(Phytohormone)亦称植物天然激素或植物内源激素。是指植物体内产生的一些微量而能调节(促进、抑制)自身生理过程的有机化合物。已知植物体内产生的激素有六大类,即生长素、赤霉素、细胞分裂素、脱落酸、乙烯和油菜素甾醇;最近新确认的植物激素有多胺,水杨酸类,茉莉酸(酯)等等。
植物激素是植物感受外部环境变化,调节自身生长状态、抵御不良环境及维持生存必不可少少的信号分子,对于调节植物的各种生长发育过程和环境的应答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并且不同植物激素直接存在一定的互助关系。
❷水杨酸、脱落酸、乙烯前体(ACC)、赤霉素:用于抗旱、耐盐、抗寒冷等非生物胁迫
❸吲哚乙酸、脱落酸、细胞分裂素、赤霉素、油菜素内脂:用于植物生长发育,包含分化、成熟衰老、凋亡等
目前植物激素测试方法有三类:酶联免疫法即ELISA法;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法);液相与质谱联用方法(LC-MS/MS法)
Elisa法是最为简便,检测周期短,检测单价更实惠,但是数据精度低于后两种方法,但是其优势在于适合大田试验筛选,样本数量很多,经费有限下,可以是实现快速、节约经费。但是目前高水平期刊对于测定激素采用ELISA法,认可度越来越低。并且ELISA法对于检测含量较高的激素比如IAA、ABA比较适合,其他含量低的激素检测就受到限制。
HPLC法检测灵敏度高于ELISA方法,它适合的激素指标比较多,比如IAA,ABA、SA等,而对于GA、JA、BR等低含量的激素是不能精确检测出来或者检测不到。
LC-MS/MS 该方法充分结合了液相的分离能力与MS的强定性能力,检测精确度可达Pg级别,定性与定量的精确度更好,数据精确度满足目前国内外期刊要求,适合对数据要求精确度高的客户,并且基本现有激素都能检测。
有些植物激素并不是单一形态存在,常以两种状态存在与植物体内,一种是游离态,一种是结合态,两者在化学结构上区别在于是否有共价键结合的小分子,带小分子的为结合态,若无则为游离态。小分子结合不仅改变了激素的化学结构,并且在多数情况下导致激素活性下降,以至完全失活。所以对于有两种形态的激素,我们实际是测具有有生理活性状态--游离态激素。
植物激素不同与糖、蛋白质含量高,在植株内激素含量极低的,因此要精确决定定量,前处理是至关重要的步骤之一,不同的激素指标前处理方法不同,特别是一些含量pg级别的激素,必须经过特殊的前处理,并排除基质效应的影响,才能得到准确的结果。
3、植物激素为什么会出现检测结果或预期不符合或者相差很大,或者甚至相反?应该如何避免?
1)、取样的关键性:植物激素在植物样本中含量极低,植物不同部位的细胞中激素本身变化很大,样本均一性难控制;所以尽量采集相同处理的相同部位;同时采集过程中,相当于对植物 进行了伤害胁迫,会引起植物应激反应;
2)、存储条件的影响:植物激素处于不断的转移与代谢变化中,样本存储时间过久,反复冻融、运输干冰不够等,也会对结果产生影响。
因此、建议大家要采集要取样时间一致,取样生理部位统一、取样后立即用液氮速冻,然后进行超低温保存。运输过程使用充足的干冰运输。
植物抗性(plant resistance)是指植物适应逆境的能力。植物周围的环境(气候、土壤、水分营养供应等因素)是经常变化的,往往构成干旱、过湿、淹水、盐碱、高温、低温、霜冻,大气、水和土壤污染等伤害,这些不利条件统称逆境或环境胁迫。
植物抗性可分为三种形式,即避性、御性和耐性;研究抗性相关指标的各种生理指标的意义是什么呢?
超氧化物歧化酶(SOD)(EC 1.15.1.1)在动植物、微生物和培养细胞体内广泛存在,其具有抗衰老、提高机体对多种疾病的抵抗力,能增强机体对外界环境的适应力,是生物体内一种重要的抗氧化酶。
过氧化物酶(POD,EC 1.11.1.7)广泛存在于动物、植物、微生物和培养细胞中,是普遍存在的一种重要的氧化还原酶,其活性高低与抗性密切相关
过氧化氢酶(CAT,EC 1.11.1.6)普遍存在于植物动物组织中,其活性与生物体的代谢强度及抗寒、抗病能力有一定关系。
丙二醛(MDA)是由于生物体官衰老或在逆境条件下受伤害,其组织或器官膜脂质发生过氧化反应而产生的。它的含量与生物体衰老及逆境伤害有密切关系。
游离脯氨酸(PRO)含量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植物的抗逆性,抗旱性强的品种往往积累较多的脯氨酸。因此测定脯氨酸含量可以作为抗旱育种的生理指标。另外,由于脯氨酸亲水性极强,能稳定原生质胶体及组织内的代谢过程,因而能降低凝固点,有防止细胞脱水的作用。在低温条件下,植物组织中脯氨酸含量增加,可提高植物的抗寒性,因此,亦可作为抗寒育种的生理指标。
可溶性蛋白:指可以以小分子状态溶于水或其他溶剂的蛋白。通常在植物生理,微生物、食品加工等实验中作为重要指标。如可溶性蛋白是植物抗寒性的重要指标之一。可溶性蛋白是重要的渗透调节物质和营养物质,他们的增加和积累能提高细胞的保水能力,对细胞的生命物质及生物膜起到保护作用,因此经常用作筛选抗性的指标之一。
可溶性糖:是植物内一种重要的渗透调节物质,水分胁迫、颜胁迫,冷胁迫等不良环境都会使植物内的可溶性糖含量发生显著变化。